
一、妊娠期用药基本原则
1. 避免自行用药
任何药物(包括非处方药、中草药、保健品)使用前必须咨询医生或药师。
切勿因“症状轻微”自行服药,尤其是孕早期(妊娠前3个月)。
2. 权衡利弊,遵医嘱用药
若孕妇患有疾病(如高血压、糖尿病、精神类疾病、甲状腺疾病、感染等),需由医生评估药物风险与疾病危害,选择对胎儿影响最小的治疗方案。
3. 关注用药时间与剂量
孕早期是胎儿器官发育关键期,药物致畸风险较高;孕中晚期需警惕药物对胎儿生长或器官功能的影响。


二、妊娠期药物风险分类
(参考美国FDA妊娠药物分级,注:FDA已更新为更详细的“妊娠与哺乳期用药标签规则”,但传统分类仍具参考价值)
A级:安全,如叶酸、甲状腺素(在正常剂量下)。
B级:动物实验未显示风险,如大部分青霉素类抗生素(阿莫西林)、对乙酰氨基酚(退烧止痛)。
C级:风险不明确,需谨慎评估,如部分抗过敏药(氯雷他定)。
D级:已证实对胎儿有害,仅在救命时使用,如部分抗癫痫药、化疗药物。
X级:明确致畸,禁用!如异维A酸(治痤疮)、利巴韦林(抗病毒药)。


三、常见疾病的安全用药建议
1. 感冒/发烧
安全用药:对乙酰氨基酚可用于退烧和止痛。
禁用药物:布洛芬(孕晚期可能引起胎儿动脉导管早闭)、阿司匹林(增加出血风险)。
2. 过敏
安全用药:氯雷他定或西替利嗪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。
慎用药物:扑尔敏(可能引起嗜睡,孕早期慎用)。
3. 感染
抗生素:首选青霉素类(如阿莫西林)、头孢类;避免使用四环素(影响胎儿骨骼牙齿)、喹诺酮类(如左氧氟沙星,可能致关节损伤)。
抗病毒药:除特殊医嘱(如HIV治疗),多数抗病毒药妊娠期禁用。
4. 慢性病(如高血压、糖尿病)
高血压:拉贝洛尔、甲基多巴相对安全;禁用ACEI类(如卡托普利,致胎儿肾损伤)。
糖尿病:胰岛素为首选;避免口服降糖药(如二甲双胍需医生评估)。

四、中药/保健品风险提示
中药并非绝对安全:如红花、麝香可能引起流产;连翘、板蓝根等需遵医嘱。
保健品谨慎使用:避免过量补充维生素A(致畸)、慎用活血类补品(如藏红花)。
五、常见问题解答
1. “误服了药物,孩子还能要吗?”
立即咨询医生,提供药物名称、剂量和服用时间。多数情况下,单次小剂量暴露未必导致畸形,需个体化评估。
2. “孕期必须停用所有药物?”
错误!部分疾病(如甲减、哮喘)停药危害远大于药物风险,需遵医嘱调整用药。
3. “维生素可以随便吃吗?”
过量维生素可能有害!如维生素A每日超过5000IU可能致畸,建议通过复合维生素按需补充。
六、紧急提醒
禁用药物黑名单(部分举例):
异维A酸(治痤疮)、利巴韦林(抗病毒)、米索前列醇(流产药)、华法林(抗凝药,孕早期禁用)。
出现以下情况立即就医:服药后出现腹痛、阴道出血、胎动异常等。
七、安全用药口诀
“问医生,看说明;能不用,就不用。
必需用,选B级;记时间,控剂量。
中草药,莫轻视;保健品,要谨慎。
定期查,保平安;母子健康最当先。


供稿:药剂科
编辑:宣传科
一审:阳小艳
二审:李 芹
三审:曾丽萍